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

Inheritance Base of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 大事记 【2024年】

信息来源:中央院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25-03-15 10:17:51 更新日期:2025-03-15 10:17:51

·3月26日-31

由中央音乐学院、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承办,中央音乐学院党委统战部、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厦门市音乐学校协办的“2024·厦门中国民族音乐周”在厦门成功举办。本次音乐周聚集了全国200余名具有影响力的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专家学者,11所音乐学院民乐系领军人,策划并举办音乐会、论坛、研讨会、民族音乐进校园、实践研学等16场文化艺术活动。



·413

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与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承办的“清风语”——中央音乐学院民乐专场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清风语”音乐会名家云集、新秀荟萃,二胡演奏家于红梅、琵琶演奏家章红艳、笛子演奏家戴亚等享誉海内外的民乐演奏家,以及中央音乐学院优秀师生汇聚一堂,国家一级指挥、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刘沙率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国乐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合唱团集体亮相、同台共演,构建最强演出阵容,集中展现了优秀人才的顶尖实力和中国民乐的时代风貌。


·6月27日

中央音乐学院与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我校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为项目实施单位的《和合共声——中国民族室内乐集萃音乐会》,在石景山区文化中心剧场隆重上演。本场音乐会作为北京市教工委2024年“北京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重点项目系列活动之一,汇聚了圣风室内乐团、艺境室内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和颂笙乐团、进击打击乐团等一流的师生团队。一方面,通过“校地合作”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高雅的音乐艺术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为地区发展注入鲜活的文化生命力;另一方面,通过音乐会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艺术实践平台,让艺术走进生活、服务人民,以实际行动奉献社会,引领社会风尚。


·10月20日

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央音乐学院、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山东歌舞剧院、山东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承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协办的“红梅花开——于红梅师生胡琴音乐会”在保利山东省会大剧院隆重举行。音乐会由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于红梅领衔,汇集海内外重大赛事屡获大奖的中央音乐学院优秀师生、艺境室内乐团、圣风室内乐团,并携手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唱团,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乐盛宴,集中展现了中国优秀民乐人才的顶尖实力,中国胡琴音乐创演的卓越风采,以及新时代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蓬勃生机和万千气象!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第六届10.15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用音乐的语汇、民族的姿态、现代的表现形式,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献礼!


·11月13日

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金融街街道教育部社区共同承办的《和合共声——中国民族室内乐集萃音乐会》在金融街街道教育部社区上演。本场音乐会采用讲解与演奏相结合的模式,为演出增添了根植于传统的文化底蕴。每首曲目演奏前,师生们以手中的乐器为出发点,介绍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创作灵感以及音乐特点。通过“讲演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引导听众对音乐作品的精神意涵进行理解,还可以为听众们塑造起多元丰富的观演体验。本场音乐会作为北京市教工委2024年“北京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重点项目系列活动之一,汇聚了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优秀的师生团队。一方面,通过“校地合作”的方式,实现实践育人,鼓励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以乐育人、以乐化人。通过师生们的集体参与,让社会实践变得日常化和多样化;另一方面,加强师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为社会贡献更多的艺术力量、高校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将以该项目为契机,持续践行“文艺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2月9日

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创作委员会共同主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承办的2024优秀胡琴原创作品展演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上演。守正创新是新时代的鲜明气象,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本次活动聚焦创新这一艺术发展的关键要点,展现出鲜明的当代性指向,以征集和展演为契机,汇聚胡琴领域的人才力量,搭建胡琴新作品展示、传播与交流的平台。经过长达八个月的征集评选,本次活动遴选出10部胡琴作品荣获最佳优秀胡琴作品展演奖,6部胡琴作品荣获优秀胡琴作品入围奖,并从中精选12首作品参加此次展演音乐会。


·12月6日

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新生院共同承办的《和合共声——中国民族室内乐集萃音乐会》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团河校区礼堂上演,本场音乐会汇聚了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多个优秀民族室内乐团,共同演绎了多部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室内乐经典作品。

本场音乐会采用讲解与演奏相结合的呈现方式,丰富了演出的知识性、学术性,展现出中国民族室内乐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每首乐曲开始之前,中央音乐学院师生都以所演奏的乐器为出发点,讲解介绍作品的相关历史背景、创作灵感及音乐特点等内容,引导听众对音乐作品内在的精神意涵进行理解。《和合共声》以音乐为纽带、以交流为契机,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同学们建立起了良好的情谊。《和合共声》系列音乐会一方面通过推进学生艺术实践和创新,以展示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形式,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高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推动促成双方学术交流与教学实践的双向平台,在推进校际合作、搭建高校间文化交流互动的平台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进社区、进校园等多元化实践方式进一步助力我校师生在艺术实践中了解社会实际,提升教学技能,转化所学知识,回应人民需要。本次活动将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和合共声——中国民族室内乐集萃音乐会》系列音乐会之一,将不断创新,通过系列活动的持续推出与举办,继续深入探索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发掘高校参与音乐普及、音乐美育与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潜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