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

Collaboration & Exchange

新闻与资讯

谱写中欧音乐人文交流新乐章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24-10-24 15:11:45 更新日期:2025-03-21 17:45:08

中国古人对音乐有一个很深刻的认识:“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音乐和欢乐具有“同构性”,它是人的情感绝对不能缺少的东西。欧洲的听众未必知晓中国古人的音乐哲学,但是,他们无疑能够感受中国音乐的魅力,并享受中国音乐家带给他们的欢乐。

2024年10月21日晚,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市的国家剧院,中央音乐学院的演奏家们演奏了8首室内乐作品。既定曲目结束后,第一首返场曲的第一个乐句刚落,观众席就爆发了欢乐的笑声和掌声——他们听到了一首根据斯洛伐克家喻户晓的儿歌改编成的二重奏。在那一刻,现场的观众显然都感受到了欢乐和温馨,以及中国音乐家们真诚的友谊。

这场我校为庆祝中斯两国建交75周年而带到布拉迪斯拉发市的音乐礼物,当然不仅仅只包含有欢乐,还有我校8位作曲家用当代音乐语言展现的音乐观念、无垠的音乐想象、声音哲思与情感,以及演奏家们技术高超的作品演绎。

按演奏顺序,音乐会8首曲子为:胡银岳的《生生不息》(世界首演)、邹航的《弦乐四重奏》(世界首演)、向民的钢琴独奏《大摆队》、周娟的《意义之网》(世界首演)、陈丹布的琵琶独奏《袖剑与铜甲金戈》、徐之彤的《钢琴三重奏》(世界首演)、陈泳钢的中提琴独奏《短句》、史付红的《曼陀罗》。

10位演奏家多次上场完成了全场的演奏,按照出场顺序为:杨雪(二胡)、兰维薇(琵琶)、张毕乐(长笛)、吕树清(单簧管)、王天阳(钢琴)、王佳婧(小提琴)、苏雅菁(小提琴)、李汶冠(中提琴)、许玉莲(大提琴)、王耀漳(小提琴)。在演出前,中国驻斯洛伐克大使蔡革先生,专程到舞台会见了我校的音乐家们。他在简短的致辞中说到,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呈献的这场音乐会,是庆祝中斯建交75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一部分,它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一场高水平的当代原创作品音乐会,常常在完成音乐表达的同时,会“刷新”听众对乐器的认识。如果说,在布拉迪斯拉发国家剧院的室内乐专场中,我校作曲家们让听众感受到了乐器的新异音色;那么,10月20日在维也纳举办的奥地利新视角音乐节,则让听众体验了中国民乐独特的表现力和魅力。兰维薇和杨雪两位教授先后在演出环节亮相,分别演奏了一首传统民乐和一首当代民乐曲:传统琵琶曲《陈杏元和番》、刘德海的《秦俑》,以及传统二胡曲《郿鄠调》和《双阕》。两位演奏家在演奏前对乐器历史、特色、演奏技法等作了介绍。以“讲、演”结合的方式,给现场观众带来了生动而鲜活的文化体验。

在新视角音乐节上,俞峰院长发表了德文致辞,阐发了参加音乐节的初衷和设想。音乐总监贝恩德·约曼先生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热爱,深情表示“维也纳欢迎中国”。

对中国客人表示热忱欢迎的不止有新视角音乐节,还有世界音乐比赛联盟、斯洛伐克和奥地利的两所重要音乐院校。

1.10月20日,俞峰院长、秦文琛副院长、郝维亚教授等一行5人,参访了世界音乐比赛联盟总部,与世界音乐比赛联盟主席彼得·保罗及代表亲切会谈,商讨了艺术合作的相关相关事宜。

2.10月21号上午,斯洛伐克国立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院长伊莲娜教授率相关系部负责人接见了俞峰院长一行8人。我校访问团调研了该校的相关教学情况,宾主双方举行了座谈交流。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共同推进了“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院校联合策划访演活动的落实。

3.10月22号上午,俞峰院长率队访问了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与苏茜校长、副校长迈塞尔教授共商全面友好合作,特别就2025年合作举办国际作曲比赛的相关事宜进行了磋商。

我校此次赴欧访演的另外一个项重要内容,是落实教育部怀进鹏部长2023年11月访问奥地利等国的后续事项。学校与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共同举办“中奥艺术教育交流周”,同上大师班课程,举办音乐理论讲座等。

10月22日上午,我校两名本科生金智成(圆号)、王耀漳(小提琴)在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接受了该校教授的大师班课。两位教授对我校学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详细询问了他们在中国的学习经历后,对我校的教学水平给予了高度赞赏。

当天下午,俞峰教授指挥大师班与秦文琛教授作曲讲座如期举行。从下午二时开始的指挥大师班持续了3个多小时,俞峰教授对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的6名指挥专业学生依次作了精心的指导。俞峰教授以讲解、示范相结合的方式,从音乐作品的处理、指挥技术的运用、指挥家的角色作用等方面做了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并在大师班结束后,耐心地一一回答了学生们的提问。秦文琛教授的讲座面向作曲系师生,他结合自身的学习、创作经历,以近年创作的《太阳的影子III》《山际线》《听谷》等作品,讲述了中国文化和自然风物对其的影响,并讨论当代音乐创作实践与教学的相关问题。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斯两国75年建交因我校的访演系列活动,增加了庆祝活动的人文和艺术色彩,音乐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中国还有句古话说“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音乐是心灵的桥梁和纽带,利于展示彼此的真诚。我校本次赴欧访演显现了立体综合的效应,在音乐会、作曲家签约乐谱出版、访问交流的基础上,增加了合作举办比赛、举办大师班等多内容。这些活动推动了我校和欧洲重要代表性院校的交流和对话,提升了我校的国际办学声誉,也展示了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并为未来的进一步合作、谱写中欧音乐人文交流的新乐章,写下了动听的一阙。

新闻统筹:王歆

文:黄宗权

图片来源:@Tong WeyWey/ ICC

责任编辑:静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