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编辑部

Editorial Office of CCOM Journal

学报编辑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科资助十年成效汇报

发布日期:2022-04-13 10:15:00 更新日期:2023-09-04 20:47:47
 

一、十年来取得的重大成效和变化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学术性音乐期刊。在接受社科基金期刊资助之前,《学报》的选题、栏目设置,主要是依托中国最高专业音乐学院的办学特色,围绕学院的主要教学科目:作曲、表演和音乐学展开学术研究。《学报》秉持民族音乐与外域音乐并重,美学、史论与表演艺术理论、作曲技术理论与创新学科兼顾的原则,在论文的学术水平、编校质量和对学术规范的执行上,均有较好的表现,在国内外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学报》自2012年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以来,在办刊的方向、选题和选稿以及学术活动的设置上,有了较大的转变和拓宽,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对音乐创作及教学实践的推动,更加注重深度挖掘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精华,更加观照表演的多重文化含义和功能。此外,由于有了资金支持,学报能根据重点和热点问题策划学术活动,并组织以现场音乐会为依托的学术讨论;能够根据优稿优酬的原则,适当提高稿费和审稿费,以吸引更多优秀的稿源和鼓励二审专家对可用稿件提出更为详尽的修改意见。

 

(一)加强中国音乐创作的理论研究

创作是推动音乐艺术发展的发动机,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作曲技术理论的研究,是促进音乐创作健康、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保障。因此,对作曲理论、音乐创作风格、创作思想的研究历来是我刊学术研究的重点。

在基金资助之前,我刊的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同其时我国的科技和文化艺术一样,主要是处于一个学习和追赶西方的阶段,通过介绍和分析外国各个音乐流派的作曲技术和经典作品,帮助我们的教学和创作技术尽快发展,这一时期在这方面的研究的确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接受资助后,我刊开始把目光更多聚焦于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的研究,投向作曲技术背后作曲家的文化观念、哲学思想,更加注重学者们对某个音乐创作门类的整体性思考、对作曲技术民族化的探讨;更加注重音乐创作发展的方向性,并主动策划相关的学术论坛和专栏。

     2015年,我刊开设了“作曲家谈创作”栏目,开始关注基于民族音乐传统的音乐创作,发表了《 酒胡子 》与我的大型音乐作品  唐朝传来的音乐》(2015年第1期)。2016年我刊开设了“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专栏,就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对新世纪以来中国作曲家群体的当代音乐创作经验进行总结和理论反思。此专栏先后刊载的代表性文章有《与作曲家秦文琛谈音乐创作》(2016年第2期)、《〈山鬼〉创作札记》(2017年第2期)、《中国室内歌剧的诗意呈现——从〈夜宴〉和〈画皮〉谈起》2019年第3期)等,这些论文对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技法的关系和作曲家风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我刊鼓励对在艺术和思想上均获得巨大成功的红色经典音乐作品进行研究,如论文《 时代和技法双重限制下的歌颂类管弦乐精品——对吕其明〈红旗颂〉主题形成过程的剖析》(2017年2期),从作曲技法上探讨了《红旗颂》是如何借鉴西方多声思维和作曲技术增强民族化主题旋律的“宽度”和“硬度”,展现出颂歌式宽广宏伟、庄严崇高的精神面貌。《中央音乐学院院史中的红色音乐经典》一文,以 “红色音乐经典”概念的解读为出发点,结合学院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的文艺方针和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课程设置等,以创作群体和作品体裁作为分类依据,对《红色娘子军》等作品进行分析研究。

其后,我刊陆续登载的《中国民族歌剧音乐创作的得与失(上)——写在歌剧白毛女首演75周年》《中国民族歌剧音乐创作的得与失(下)——在温故知新中寻求发展之路》(2020年第34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室内乐创作之演变》(2021年第2期)、《春彩地平线 松风天际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管弦乐》(2021年第4期)等,努力从艺术观念、作曲技术和美学理论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方向和对某种类型的音乐创作做整体的反思和总结。

此外,我刊在2018年第2期、第3期的“作曲理论”栏目连续发文探讨和声运用中的民族风格问题,对中国的五声性和声材料在作曲中的运用和处理技法进行多方面深入的探讨。

为了配合作曲教学的改革和引导创作研究方向,《学报》在社科基金的资助下主办了两次重大的学术活动。

针对学院派作曲教学观念过于受到西方先锋派作曲理论影响,从而影响到作曲人才培养的情况,为了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学习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带有我们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 201769日《学报》主办了“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与作曲人才培养”研讨会。与会者从民族音乐内涵的界定,作曲中民族音乐思维的建立、民族音乐素材的运用,到如何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合理设置课程和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议题,进行了相当深入的讨论,有许多精彩的发言。对此,《学报》在2017年第3期中发表了会议综述。之后,更是邀请参会者和一些没有参加会议的重要学者就此议题的多个方面写作文章,2017年第4期和2018年第1期的“民族音乐教学与作曲人才培养”专题,2018年第2期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专栏”中,连续刊发了9篇文章,产生了很好的教学和学术效应。

20186月《学报》举办的“中国当代音乐与音乐学研究论坛”(同时为配合研讨举办了两场音乐会及会后现场讨论),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历史节点,借助学者与作曲家敏锐的洞察力与犀利的学术眼光,通过话语表达与音乐抒发,呈现与剖析了四十年来音乐事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世界与中国、国家与民族、群体与个体、音乐与文化、历史与现实等种种力量与关系的交错。发表了《为了建构的反思——“中国当代音乐与音乐学研究论坛”会议综述20183),《回首新潮音乐四十年》(2018年第4期)等文章。

 

(二)深化传统音乐文化和中国问题研究

可以说,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在研究中的中国视角呈现、中国方案的探寻,在近十年来《学报》设立的大多数栏目、专题,发表的文章和举办的学术活动中都有较为深刻的反映。

2014年第1期、第2期和第3期我刊以大篇幅连续刊载了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周勤如的共约5万字的系列论文《西北民歌新论》(《西北民歌音阶的形成》《负阴而抱阳的阳变九音阶》和《宫调系的派生性及音阶分类》),以音乐形态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相关的律学、乐学、史学和文献学研究,对西北音阶体系进行了全方位实证分析和辩证归纳,以此鼓励研究者们突破传统音乐理论的研究现状,对中国传统音乐精髓进行深入挖掘。

我刊在民族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史和音乐美学等专栏中,继续深入研究中国音乐文化的各个面向,推出了像“侗族大歌研究”专题(2015年第1期)、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暨袁静芳教授学术研讨会专题”(2016年第3期)等;并两次开办“名家讲坛”(20153期,20192期)对专业音乐领域的民族音乐创作、教学与表演,学院派民乐教学和创作如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进行讨论。《学报》还于2016年第2期推出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音乐类著作书评专题,刊发编者按介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及其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上的示范引导作用。

2018为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刊开设的“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 专题,于第2期发表了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研究员的论文《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是艺术教育的指南》。同年开设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专栏,可视为我刊音乐研究中国视角的集中体现,其中的不少文章提出了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并对一些现象级的代表进行了个案剖析。2018年第4期发表的《理念回归——历史语境下的中国传统乐学与乐本体学》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窄化划分后的现代学科在学术理念和所涉范围存在不对等的深层问题,提出建构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应在探求新思维、新理论的同时,回归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语境,整体考量中国音乐文化的主导脉络,探求乐文化传统的多种功能意义和乐学传统的深层内涵。2018年第3期发表了《歌声何以为继——“1957·全国声乐教学会议”六十周年之思》。2019年第1期发表的95岁高龄的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奠基人之一吴锡麟的《建立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探索、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特别提到,不仅声乐教育人、演唱人要认真学习我国声乐的优秀传统,作曲家和理论家们也应该学习汉语的音韵学和语言学,只有在认真学习民族的和西洋的有关声乐理论和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才能建立起能够真正表现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审美追求、演唱风格的民族声乐学派2021年第2期我刊推出的《论音乐传统的延续与传统音乐的变迁》,将传统音乐文化分为“音乐传统”与“传统音乐”两个层面,对音乐传统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较为清晰、深入的概念分析和理论建构。指出,“音乐传统”侧重观念、制度,具有稳定延续的特性;“传统音乐”特指具体作品,具有发展变迁的特性;只要掌控好“音乐传统延续”与“传统音乐变迁”的平衡机制,在现代化、全球化加速的21世纪,传统音乐文化仍能呈现多样的音乐传统永续不绝、多彩的传统音乐熠熠生辉的局面。2022年第1期的《求真 求新 求用——“韶乐”研讨会后的思考》,就全国首届“韶”乐文化研讨会中提出的韶乐“善” 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论证,指出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除了“美”之外的“善”的内涵和通过“礼”而达到“善”的途径。对于中国新时代的音乐创作和区域文化建设中怎样利用这些历史的资源,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三)拓宽表演理论研究的视野

表演是音乐创作得以实现的载体,是推动和检验现当代音乐创作的关键因素,也是各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主要专业;音乐表演体现了音乐文化的传统和传承状况,而民俗和仪式音乐表演也具有文化和社会意义。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的表演研究和理论建设,在社科基金期刊资助的帮助下,举办过三次有关表演的研讨会。2013年我刊主办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音乐表演艺术论坛”,就中国传统文化对音乐表演艺术的促进和提高进行了探讨。20164月,我刊举办了“首届全国音乐表演研究学术研讨会”,就表演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运用、音乐表演实践以及音乐表演个案的实证分析,表演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传统音乐在其文化生态中的现实功能,展开了积极的探讨。20196月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音乐表演研究学术研讨会”,则以表演与音乐史学、音乐分析、音乐美学等学科的深度结合,表演与音乐创作、欣赏和评论的关系探讨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了表演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体现了表演实践与理论思考在多方面的结合趋势。

其后我刊发表的文章正是体现了表演研究的跨学科趋势。2020年第2期刊发的《高平弹唱钢琴艺术特征研究》,第3期刊发的《从创作的独特性到表演的开放性 ——姚晨< 琵琶弹戏>的分析与阐释》两篇文章,打破了以往研究中作曲与表演研究的区隔,融通了创作与表演视域,探讨现当代中国音乐创作在运用现代音乐技术的同时,如何努力发掘本民族的文化和音乐资源,在表演中如何兼顾现代和传统的审美趣味,使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得以诗意呈现,赢得观众的真心喜欢。

此外,我刊在2019年第3期发表的《中国声乐“字腔相协”的探索之路》,分别从歌唱的两翼“字”“腔”出发,探索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和现代声乐艺术中对字腔关系的处理。表明了声乐实践中的“字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多种表达和不同的侧重,“字腔谐协”既是人声艺术探索过程,又表征着中国声乐文化的历史沉淀和创新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我刊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由于人手的制约,抓审稿、稿件加工、编辑出版质量的精力要大于抓选题、策划学术活动,在选题和栏目策划工作上,还需加强。第二,需要激发作曲家和演奏家更多地进行理论写作,对他们的一些创作思想和表演经验以及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多做一些学理上的思考和分析。第三,“推动数字化转型”,对于艺术学院学报来说,人才和技术储备都比较缺乏,而且单打独斗的效果也不好,我们要更多地加强同知网、超星等网络和移动端,以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合作,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学校网站进行学术成果传播。第四,加强学报的编辑队伍建设刻不容缓,更加希望探索编研结合模式,将优秀学者和科研人员引入办刊队伍,使教育科研单位的教学科研人员与办刊人员能够双向流动,当然这必须得到主办单位的措施保障。

 

三、建议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的受益者,我们对现行的社科基金期刊资助管理办法积极拥护并坚决执行,对社科办的领导,以及对我们具体工作的耐心指导充满感激。希望音乐研究

甚至是艺术研究同政治、法律、经济等社会科学的文章一样能更多地为国家的文化建设服务,得到更多的推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20224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