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鹭岛,雅乐润心田。3月21日、25日,第二届中国民族音乐周“中国民族音乐进校园”活动分别在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厦门市音乐学校、民立第二小学、海沧实验中学开展。活动由中央音乐学院联合厦门市教育局共同主办,通过专家课堂、互动演出、排练指导、学术交流等形式,将千年民乐的精髓注入校园,为青少年美育教育注入新活力,绘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时代画卷。
名师引路,点燃民乐传承星火
在“中国民族音乐周进校园”活动中,来自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的10余位青年演奏家深入校园,为学生们带来涵盖琵琶、二胡、笙、唢呐等八类民族乐器的专业指导。
厦门市音乐学校
在厦门市音乐学校,刘小菁副教授(琵琶),以及青年教师张维维(唢呐)、邸琳(阮)、马英俊(扬琴)、范临风(竹笛)、章海玥(二胡)、王一(笙)、李怡函(柳琴)走进课堂,为学生带来了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民乐专家课。老师们以“一对一”教学模式,从音准、节奏到情感表达逐句雕琢;指导学生排练《澳门随想曲》,令学生直呼“技巧与视野双提升”。

老师们从音乐理解、演奏表现、技巧训练等方面出发,为学校各年级的民族器乐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内容。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聆听讲解和指导,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学到许多专业的音乐知识和演奏技巧,更加开阔了音乐视野,对民族音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

在民立二小,由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附属中学党总支书记胡瑜教授带队,携民乐系张维维(唢呐)、邸琳(阮)、马英俊(扬琴)、齐洁(琵琶)、高白(二胡)、李怡函(柳琴)6位青年教师,为师生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民族音乐体验,让古老的民族音乐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星辰民乐团的学生们以一曲气势磅礴的《将军令》为活动拉开序幕。孩子们尽管演奏稚嫩却饱含激情,老师们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深厚的艺术造诣,对其分声部精准指导,让古老旋律焕发新生。

“中国民族音乐进校园”给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到顶尖音乐学府的音乐老师,聆听他们的专业指导,在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解上都有质的飞跃。这种面对面、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是平常课堂难以实现的。对学校而言,老师们的到来为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厦门市海沧实验中学
在海沧实验中学,刘小菁副教授(琵琶)、张柳萌副教授(阮)和青年教师范临风(竹笛)、高白(二胡)、王一(笙)指导校民乐团排练了经典曲目《大宅门写意——芦沟晓月》。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领悟“音乐是集体语言”的真谛,逐句雕琢旋律的肌理。老师们秉持着对音乐的严谨态度,从每一个音符的音准、节奏,到整个乐曲的情感表达、整体布局,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指导。他们不仅关注学生们的演奏技巧,更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学生们的演奏从生涩逐渐转向成熟,展现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当夕阳为排练厅镀上金边,悠扬的《芦沟晓月》随风飘向远方,化作鹭岛春夜里一抹文化传承的星火。

多元融合,拓展美育新境界
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
作为第二届中国民族音乐周的协办单位,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以“专业示范+开放共享”模式,积极参与到此次音乐周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3月21日,钢琴学校举办了校园开放日专业主科专场系列活动。学校全方位展示了各专业教学、艺术实践等多方面的优势与特色。活动期间,举办了4场专业分享会和一场民族音乐与钢琴的融合音乐会。音乐会将传统民族音乐的旋律与钢琴的优美音色相结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盛宴。在音乐会上,女声合唱《十送红军》巧妙融合赣南民歌曲调,旋律婉转似山歌,女声合唱在民乐烘托下,原汁原味重现红军长征时的不舍与牵挂,构建出浓厚的民族音乐氛围。

学校还邀请了民族音乐领域的老师举办讲座和专家班,为学生们传授民族音乐的知识和演奏技巧。老师们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答学生们在学习民族音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参与、观摩本届中国民族音乐周的演出活动,如鼓浪屿庭院音乐会、少年风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专场音乐会等,让学生们在民族音乐的动人旋律中,提升自己的音乐能力,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美育润物无声。

以乐化人,铸就文化自信之魂
第二届中国民族音乐周“中国民族音乐进校园”活动在厦门各学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以“进校园”为纽带,让民乐从课堂延伸到心灵,从技艺精进升华为文化传承,为厦门市的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此次活动也为新时代中国民乐在厦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民族音乐在厦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了音乐的力量 。
鹭岛的春风不会停歇,民乐的种子已在4校的土壤中破土。当民族音乐的旋律再次响起,我们终将懂得: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技艺的精进,更是让五千年文明在当代少年的掌心跳动,让每一颗年轻的心都成为文化传承的星辰。
供稿:党委宣传部、厦门市教育局高教职教处
责任编辑: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