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系

Composition

作曲系

艺术实践|我系本科生组织“旧事重提”调性音乐新兴计划系列音乐会成功上演

信息来源:作曲系公众号 发布日期:2025-03-27 17:38:25 更新日期:2025-04-02 16:17:15




近日,我系本科二年级学生张一鸣、张驰、黄心怡自发组织的“旧事重提”调性音乐新兴计划系列音乐会”成功上演,对于举办该活动的初衷,三位组织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音乐的多样化,调性音乐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传统的调性音乐受到了现代音乐的影响,开始融合新的元素和风格,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元的面貌。另一方面,非调性音乐的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音乐的审美和认知。组织系列音乐会是希望能够呈现出当代中国调性音乐的新面貌,同时也为年轻的作曲家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舞台,促进中国调性音乐创作的再开拓和发展,提高同学们的艺术实践能力。系列音乐会第一场声乐作品专场以学校艺术实践周为契机在2024年5月6日上演第二场合唱与民乐作品专场11月4日上演。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N6nzeOlp5gibIsqVQwpqibia5DFupBT623phsKqibicvHtKZpibKsXroW7uKAEKKvkQlyV2ty1F9cYFK90iccCUxIGlwg/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68r6lRPaBm7AKrUkDeO1PGOB4T2BiavNPyaZo1zTajYv8Ut6EY2G2ia0o6AOryfPMoeWD11Y0HZB6EnDeuIIXFSw/640?wx_fmt=png

调性音乐新兴计划(第一场)

声乐作品专场

调性音乐「新兴」计划音乐总监:张一鸣

策划:黄心怡 张一鸣

统筹:姜冰格

本场音乐会包括作曲系2023级五位作曲学生的全新原创声乐作品,并借此机会与声歌系进行双向合作。本场音乐会展现了同学们对中国调性音乐发展现状的思考和探索,希望能够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出积极的贡献。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KM6GTP7XrZ1q4Xsic4lasfIxKOob7d6lPnwOTDFBf1lr3QZiaS6CdJdw/640?wx_fmt=jpeg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iafGQBLznr4Z8eYNdC0PHOjGTyzPMCgiat7AujSMhiaOjHAtrWCeTWm3Q/640?wx_fmt=jpeg


音乐会海报、节目单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dUQHLbcxyXW9pJUHZcGk8QOO8gNJ7ZqLHTLAw3DczdSoMz5Lp1mOHQ/640?wx_fmt=jpeg



二重唱《書》

《書》灵感来源于林觉民的《与妻书》,一位赴死烈士对于爱人的爱与不舍,一段来自血色年代的忠贞不渝的爱情,让我为之震动。这部作品其实类似一部音乐剧,和声主要以色彩交替以及调性转换为主要构思方向。

作曲:张一鸣;男高音:孙恺泽;女高音:姜佳恬;钢琴:张一鸣;

小提琴:薛冰烨;大提琴:王振少



艺术歌曲《等再来时仍是那草原》

这部合唱作品写于2024年。在离开家乡赴远求学的生活中,作曲者对自己家乡产生了油然深刻的思念之情。这部作品围绕着作曲者对儿时在家乡听到的来自自然、城市、家庭的声音碎片,加以有机的组织,将声音碎片编织成多个相互交织的旋律声部,写成这部合唱作品,以表达对故乡的真挚思念之情。

作曲:乔瀚;男低音:巩秋实;钢琴:孙悦航



艺术歌曲《中德晨昏四季杂咏》

歌德的《中德晨昏四季杂咏》(Chinesisch-deutsche Jahres- und Tageszeiten)是一组晚年诗作,创作于1827年。这组诗融合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和德国浪漫主义风格,是歌德对东方文化的向往和对中德文化对话的探索。

作曲:易冰倩;男高音:张良睿;钢琴:詹绚



艺术歌曲《消逝的时光》

人生如戏,戏即人生。人生苦短,我不愿汝万事如意,也不愿汝心想事成。我只愿诸君在经历所有的磨难与挫折后,仍然拥抱你们见过的人,做过的事,对生命仍充满着敬意。

作词、作曲:王柯亮;男中音:马俊烨;钢琴:王柯量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N6nzeOlp5gibIsqVQwpqibia5DFupBT623phsKqibicvHtKZpibKsXroW7uKAEKKvkQlyV2ty1F9cYFK90iccCUxIGlwg/640?wx_fmt=png




调性音乐新兴计划(第二场)

合唱与民乐作品专场

指挥:张驰 曹铸仁

合唱艺术指导:姜衍泽 林叶晟 张一鸣

录音:彭思琦 罗林妤洋 丁晓忆 李睦恒 贾目子

录音指导老师:王雪莹

现场执行:黎敏宜 薛佳怡 孔晓沁

鸣谢:罗轶韬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QSqza2ib6lkzv3ceU4gXUMOvk6v9xGhXLKedWlAOJVDQo9Zn0oEXibCA/640?wx_fmt=jpeg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NS9YRMEoAyvqxrxSyuaM7337FiaVnQknEVWpt2x8sl1AQYrCaict2m0g/640?wx_fmt=jpeg


音乐会海报、节目单



本场音乐会组织了作曲系以及电子音乐制作专业一共七位作曲同学,与音乐教育专业以及民乐,管弦系多向合作。旨在以调性音乐为主要语言进行创作,提供一个为作曲与表演专业合作的平台。同时响应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号召,鼓励同学们进行多元化的创作,广涉猎,多实践!

本场音乐会共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为合唱作品,下半场为民乐作品。上半场包含作曲系五位同学带来的五首原创合唱作品以及一首阿卡贝拉。音乐教育学院和电子音乐制作专业的33位同学参演。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MVPvEL7Qg0EMfTZkkZnWuU3hdL0dQpwdYkOUvvYwPib0YwCqPFPiaFWico0Z4t05JSNXFCJmszVfbxomak81azf0A/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MVPvEL7Qg0EMfTZkkZnWuU3hdL0dQpwdETmnHiaRc1VOD4lWBxDh9XxBDiaoC5QCCiakP8ibDyV4nkUMU5vmls9vJQ/640?wx_fmt=png



上半场

合唱作品



张一鸣《不要怕》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qsXzJL1XwU7MnicwDI52RiavDptuVwWp9IugztlIB2cLNZxwgMkxDGgA/640?wx_fmt=jpeg



张驰《或许再见》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KsMO9GBFUF6XOxkGic2fIwicvPF9YF6bKXcRZ1jib6lwQPNH4DbicMj7ng/640?wx_fmt=jpeg



乔瀚《海的烟火,我的一切》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2Qu6XBTUKk7mSW7zBsYwJFC4XXOGhXSVSfG700xCNibBp2ibbXdfWffQ/640?wx_fmt=jpeg



刘轩志《阳春三月》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KsMO9GBFUF6XOxkGic2fIwicvPF9YF6bKXcRZ1jib6lwQPNH4DbicMj7ng/640?wx_fmt=jpeg



金雨昊《曲澜深处重相见》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gnNQ9ZUdMriahdpK1ogf7knojZOmC0Rg62zqqv87xmRSsjOb01cbNcw/640?wx_fmt=jpeg



张驰《当我想起你你会在哪里》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KsMO9GBFUF6XOxkGic2fIwicvPF9YF6bKXcRZ1jib6lwQPNH4DbicMj7ng/640?wx_fmt=jpeg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GN8SL8lgEvFicFTL9VbZyB0TvjeOI9ZiaF6fJ3FTPibPEhzHHKzEjMiawmHicfIF9duXwZBPO8Mwk2exJ73UlnHNa1w/640?wx_fmt=png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GN8SL8lgEvFicFTL9VbZyB0TvjeOI9ZiaFQ2I2xGCDN2qb5Sibp391x3NmkbJKj8ORianZwaGfHV1cBtvUOpOhQ6Ug/640?wx_fmt=png



下半场

民乐作品



梁元赫《歌!!탈춤

为伽倻琴、朝鲜大笒、钢琴、小提琴、朝鲜族打击乐而作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pgibUk3yrsqU7hOic02tlNniaykBvGE2KoibNOoXUXVzmlR6BbF3khaanA/640?wx_fmt=jpeg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5sChgLTWLhy2kcBrDmicNSGBu6UMpV9GSPzN1UNadz0KZE0SmYBpqXg/640?wx_fmt=jpeg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hmNXeTdG7iaiaibibgicLEarQcjG0KFwGWunW3BdDsfATBLv5mjU6UdQCeg/640?wx_fmt=jpeg


作品介绍:

탈춤,即朝鲜族延边地区的传统面具舞,通过讽刺与幽默展现社会百态,充满民俗与艺术魅力。作品融合伽倻琴、大笒、杖鼓的独特音色,时而悠扬,时而刚强,既传递底层百姓的情感释放,更是一场灵魂的拷问:“摘下面具,能否直面真实自我?”

古筝:张艺佳;朝鲜大笒:周一鸣;钢琴:姜衍泽;小提琴:刘己湲

朝鲜族打击乐:曹颖丽



吕胤臻 《莫干新夏》柳琴独奏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233KyUESSAhqibeVhnkNjpwsV6IicwOXwiaXATibdaAI46sRcoIaYB7R4Q/640?wx_fmt=jpeg

作品介绍:

作品受画家张大千水墨画《莫干新夏》启发,以画家自身的视角出发,描绘莫干山月簸花影、竹海环山、绿树芬芳之间,又见泉水叮咚而入溪流,最后看到红白满山杜鹃花的美景。全曲通过柳琴的常用及特殊技法对旋律进行的不同处理,在音色上产生了配合与对峙的双层效果。

本作品为“上音·南太湖国际音乐周”中国民族弹拨乐器独奏比赛柳琴组决赛指定作品。

柳琴:孙宁伯



张驰《木兰》为二胡与钢琴而作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K2tngB0qrvS7C1ticzeQp1Af6BU7lt0zg5nJJSemJhlsNicrvhHhdwdg/640?wx_fmt=jpeg

作品介绍:

本曲表述了花木兰从平常人家女子到壮志从军的过程。坚毅、果敢的花木兰经历了多重磨砺,用自己一身本领与满腔热血驰聘沙场,最终凯旋归来。

二胡:秦初象 钢琴:姜衍泽



金雨昊 《29》为琵琶、笛子、陶笛与钢琴而作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jfMvYBibiaWWTgJVDugWb2knSiaUibJFj9BaibXpyAc95QYjBt3nZy5erjw/640?wx_fmt=jpeg

作品介绍:

风落了,树叶在云边,她不开心。

我说你可以变成野马,那是自由的。

可你想别成风,

与蒲公英同行;与夏天的雪同行。

我们都是自由的。

那风铃在天边奏响,你我在草原上找一面墙。

二十九啊,跑吧。

竹笛:刘隽菲;琵琶:王紫溪;陶笛:杨子睿;钢琴:姜衍泽



张驰 《伊莎瑞尔》为圆号、笛子、二胡与钢琴而作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icEJCSdUkaINPPIoNFtk07mZrqClCp0SLIJLiaNvgl7oCOU2sUwbDVOw/640?wx_fmt=jpeg

圆号:王亦辰 ;笛子:周一鸣;二胡:秦初象 冉明达;钢琴:张驰




回顾与总结


音乐会现场,灯光与音符交织,每一个作品都是作曲家努力的结晶。从细腻温婉的旋律到激昂澎湃的和声,从传统乐器的深情演绎到合唱重奏等不同形式音乐的创新探索,每一曲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扉,引领听众穿梭于不同的情感维度。多首以不同文化和不同元素为背景的民乐音乐元素的原创曲目和合唱作品,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调性音乐在民族传统乐器和人声和声中的体现,以及年轻一代音乐人对于传统与现代、个人与团体的深刻思考。

调性音乐新兴计划不仅是对音乐领域的一次深入探索和创新尝试,也承载了对中国调性音乐发展现状的关注和思考。在中国,调性音乐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古典音乐到民族音乐,调性元素贯穿其中,反映了中国音乐文化的丰富多彩,这两场音乐会也正是体现当代青年作曲学子对传统调性音乐在新时代的新理解与新表达。

作为一场由我系学生自发组织的学生艺术实践音乐会,在整场音乐会当中学生不仅仅要负责组织策划、创作以及排演作品,更是要负责音乐会的其他方方面面,如节目单制作、舞台监督等更多幕后工作。这极大的考验了学生的全面能力,也展示出本场音乐会团队之间良好的合作性。

作曲系一直重视将同学们的原创作品付诸于舞台、表演、音响的艺术实践,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创作水平与实践能力。除了学校和系里举办的各项实践活动外,鼓励同学们自发组织创作实践、艺术实践活动,本次系列音乐会是近年来首次有本科生自发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向组织同学及所有参演的同学们表示祝贺,期待系列音乐会成为每年的常态化活动,希望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音乐作品。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Zf23wichcjFusl6XS7WFBDw7V1bcWgLQ4OUUgd5KehKvsvdB7aCicuKxeHPWcqs2ZeDLZrPJTxd0eIknS5F3w6w/640?wx_fmt=jpeg

全体演职人员合照

Baidu
map